回忆我的历史观
1949-08-17范若愚
范若愚
学习了近代史教程第一分册以后,使我对于人民与英雄在历史上的作用这一问题,有了些和过去不同的认识。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还是英雄?对于这一问题如何回答,即是区别历史唯物主义与反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标准之一。过去我的思想上的答案,是属于后者,因此我的历史观也不能不是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了。这种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自己非无产阶级的出身,意识以及所受的旧教育,牢固地纠缠在一起,支配着自己的思想、行动和工作。
小学时代的历史第一课,就是说:“混沌初分,盘古首出”开始的。唯心史观的种子,从那时就播种下了。以后年纪愈大,“阅历愈多”(!)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也就愈有系统的发展起来。一个所谓正史轶事,演义奇谈,都告诉我:英雄如此这般,这般如此英雄。
至于英雄之所以为英雄。据说又都是因为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就连五官四肢,也是“与众不同”。什么“尧眉八彩,舜目重瞳”,什么“垂手过膝,目能自愿其耳”。这些离奇怪诞的无稽谎言,曾认为是信而有徵。似乎这些奇形怪状,就是英雄的物质基础,凭着这些怪样子,就可以横行天下,任所欲为。史记上说:刘邦和项羽(也都是奇形怪状的人,记不得那位“太史公”是怎样描绘的了)两人在未显身手之前,都曾见过秦始皇出巡的威风。各有所感而“英雄所见略同”,一个说:“大丈夫不当如是耶?”一个说:“彼可取而代之。”后来两人果然都称帝称王,“有志竟成”。历史唯心主义认为英雄吹了牛皮,就能实现。可见英雄想要怎样就能怎样。却不懂得刘邦项羽之所以能俗称帝称王,乃是利用了人民反抗暴秦统治的斗争,纂夺了农民暴动的果实,更不懂得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也好,由一种社会到另一种社会也好。都是由人民的力量所完成。近代史教程在叙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经过时写道:“全国发生了同样一件事,就是:人民给封建制度以打击,(后来是消灭)而资产阶级获得了胜利的果实——它获得了政权”(上册、九九页)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恰恰相反,它是这样的用事实说明历史。
英雄之所以被人盲目地崇拜,是由于历史唯心主义的帮忙。孟子说:“武王一怒而安天下。”要是老百姓怒了,他就讥之为“匹夫之勇”。他不懂得一个老百姓怒了,固然没有什么了不起,要是老百姓都怒了,那就真了不起。所谓纣王“铜墙、铁壁”的江山,也正是被那些愤怒了的“匹夫”推翻了的。没有人民的怒,武王就是一怒再怒也安不了天下的。历史唯心主义不懂得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却懂得把人民的伟大事业都偷偷地给英雄记在“功劳簿”上。记得在小学课本上,曾读过这样的一句话:“法皇拿破伦之首日:难之一字,唯愚人字典中有之久”多少年来以为这样的豪语,只能出诸英雄如拿破伦者之口,不意此次读近代史教程时,才发觉这句话原是雅各宾派专政时期“国民公会代表之一——巴列尔总结法国人民全部努力的结果”(下册、二七页)时,用以形容法国人民伟大力量的话。历史唯心主义者却把它偷抄过来,用以形容了拿破伦的“伟大”了。在中国旧历史书上,也都这样说:洪水是大禹治的,长城是秦始皇修的,运河是隋炀帝开的。对于那些真正动手治洪水,筑长城、开运河的成千百万的劳动人民,却只字不提,于是使后来的读书人数典忘祖,只知有英雄,而不知有人民了。
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的历史,曾是这样的“教育”了我。这些东西和我的思想情投意合,本能地结合起来。它会使我对于历史、人生、革命及工作,产生了种种不正确的看法。我羡慕英雄,也曾想做英雄。虽尚未敢公然以英雄自命,而心中却暗暗以英雄自期。若干年前,我在逆流澎湃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地方入了党。然而,当时我并非确立了牺牲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人生观,只是想做英雄。我曾把党看成“梁山泊”,或者是一个“群英会”,它荟萃着优秀的英雄人物。得与这些英雄为伍,当然自己也就是英维了。这样的参加革命,其动机依然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人民。
虽然自己想做个英雄,但又发觉自己没有做英雄的“先天条件”。例如我曾想做文人,后来
听说一个文学家要学会几种外国文才够用。别的外国文不知道。英文是领教过的,只是记单字,就难倒了我。想起古诗人白居易“初生七月。便识之无”的那种天才来,做文人的意向,算是知难而返了。似乎也曾想着做个武将吧?但又想起古武将王铁枪“能赤足行荆棘上山的那种本领,更非敢望,诸如此类,要做英雄的念头,算是完全打消了。英雄虽未做得,自己觉得总还算有“自知之明”。
因为自知没有做英雄的条件,于是对英雄就更加盲目地崇拜,以写我还不能做英雄,可见英雄之路难可贵。对英雄愈盲目地崇拜,对群众就愈看不起,以为我还不能做英雄,别人更休想。这样自己把自己位于英雄之下,群众之上。以为做英雄虽不够,做群众却“有余”。向英雄学习是不可能,向群众学习是“不必要”,于是就过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日子来。
这种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带至党内来,没有彻底清算过。虽然也读过一些唯物史观的书,在字面上口头上,也懂得与会讲什么人民创造历史呀,人民的力量伟大呀,然而这些观念对我是抽象的,渺茫的。自己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思想,则是具体的,现成的。因此,官僚主义,包办代替等等缺乏群众观念的恶劣作风,都严重的存在着。
一次,因为工作上不容推托的关系,我被指定试写过一个民兵英雄的剧本。所写的那位民兵英雄,在当时当地的对敌斗争工作中,确曾起过作用,英勇斗争的故事也不少。然而,他若真是英雄。也应该是新式的英维。人民群众的英雄。我当时还没有认识到新旧英雄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使用我的反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手法,把他搬上舞台,使他成了一个像“七侠五义”之类中的人物。演出之后,观众一时曾被那些确曾有过的惊心动魄的斗争故事所吸引。看得“目瞪口呆”,民兵们则有一种较普遍的反映:“×××,(那位民兵英雄)真有两手,咱们可不行。”我当时不懂得我的剧本是失败,相反的却自以为很成功。因为我写的就是英雄,只要人家看了说他够个英雄,我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在我才明白我是以旧的历史观点描写了新的人物。是以歌颂英雄的形式,掩盖了群众创造历史的真相。我把一切斗争的胜利与功迹,都归之于他个人的机智勇敢,却不懂得他在斗争中的奇迹,实在是群众创造的奇迹。如果没有当地群众对敌斗争的迫切要求,没有群众所给予他的一切帮助与掩护,没有其他民兵群众的集体创造,没有党的对敌斗争的政策与领导,他就不能造出任何奇迹来,可是对于这些使他能够成为民兵英雄的主要原因,我却没有写成写的很少。这样的剧本,所能起的作用只是使群众看不见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在发动群众。当时演出以后,民兵的反映,已这样给我指出来,但我在几年之后,才懂得了这个道理,可见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日不予清算,眼晴里也一日不会有群众。
土地改革中,我觉得发动群众最难做,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怨群众太“落后”。我发动不起来,认为别人也不会发动起来,有时,看到一些发动的好的典型,我不是采取怀疑的态度,便是认为只有他们(负责同志)才会发动好,却不懂得一个没有群众观念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发动起群众来。
如上所述,我自己多少年来的经验告诉了我,若要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必须彻底清洗自己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代之以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而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与改造自己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又必须看做是一件事情,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