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把先进青年关在团的大门之外

1949-08-17

中国青年 1949年13期
关键词:团章建团入团

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各地区团的组织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在有些地方、有些工厂、学校中,对于发展团员不按照团章办事,而是把条件定得苛刻,标准提得很高。在某工厂里,规定为立过两小功、一大功的才能入团。入团手续,也不按照团章,而是十分繁复,往往对成份、历史和一些活上的细节,过分的不适当的追问。南满有一个学生,只因为转过一次学,就开大会小会反复讨论。有一个青工,生产、学习、政治认识都很好,只因脾气暴燥一点,就没有被批准入团。对于在解放前确系被迫集体加入三青团的,或只参加过一次三青团主办的夏令营的,在履行入团手续时,也把他们当作脱离反动党派的人员处理。南满有一个九百名人的中学,半年中只发展了一个团员、有一个师范学校有一百几十人申请入团,结果只批准了五个人。

以上种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虽然在一些地区里已经纠正,但在另一些地方还在发生。它的原因在于这些地方的团员(首先是团的干部),还没有从思想上认识了团是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的组织,不了解团的群众性与广泛性。特别在目前中国人民大革命高潮的形势之下,青年们的觉悟空前提高;如果我们把这些合乎入团条件的青年,关在团的大门之外,那一定会妨碍团与广大青年群众的联系,使团成为狭隘的小集团,重复共产主义青年团后期的错误。

但是,这并不是说可以随便拉人入团,可以不必保持团在政治上的纯洁性、如果那样做,我们就将犯了另一错误。我们号召团的干部,切实地学习中共中央建团决议与团代表大会的文件,自己先树立对于团的正确认识,再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在群众运动与各种工作中公开建团与发展团员,只有这样才能建建一个真正的先进的群众性的青本团。

猜你喜欢

团章建团入团
重读《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青年学习观的逻辑构建与启示——写在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之际
拉萨市歌舞团迎来建团60周年
入团理财需“审”“慎”
团章可以这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