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
搜索
中国园林
2020年11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主题 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地
中国自然保护地规划的回顾与对比研究
生态文明视野下自然保护地规划的研究与思考
基于公文分析的风景名胜区制度建设历程研究(1978—2018)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思路、应对与探讨
“中国丹霞”福建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社区居民点发展模式评价模型研究
风景园林理论
基于MSPA与混淆矩阵的绿地系统格局演化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以伦敦为例
晚明江南造园中黄石叠山的兴起及其原因探析
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下的水网乡村适应性规划策略
——以吴江张鸭荡片区为例
基于街景地图数据的北京市东城区街道绿色空间正义评估研究
“插件式”修补在城市更新中的双重维度解析
建成环境如何影响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
——基于可达性和吸引力双重视角
基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园林空间非透视性探究
城市森林步道个体环境偏好、恢复性评价与健康效益评估关系研究
——以福道为例
景观环境常用有机地表覆盖物的吸水性能研究
专题 数字景观遗产
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记录及保护创新
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遗产地居民步行环境满意度研究
——以鼓浪屿为例
时空数据融合的自然遗产地监测与保护管理平台设计方案研究
数字化时代的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基于福州复园路的观察
视角系数能否预测景观认知
——以东京文化遗产庭园为例
国外风景园林
日本园林“走出去”的经验及启示
英国历史土地利用评价(HLA)研究的经验与启示
风景园林植物
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桂花种植与景点题名意象研究
“山竹”台风对广州市滨江园林树木的影响
——以临江大道及带状公园为例
城市小尺度绿色空间植被层次制图量化研究
——以北京西海和庆丰公园东区为例
北京园林绿地6种树木的叶片和一年生枝中5种重金属含量比较
风景名胜区功能定位与国家保护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