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科学
搜索
中国环境科学
2023年9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大气污染与控制
2000~2021年中国沙尘传输路径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
东南亚生物质燃烧对云南边境污染传输影响
基于蓝天空反照率的气溶胶辐射强迫模拟
基于资料修复的内河船舶动态排放特性研究——以重庆水域为例
江苏省高时空分辨率机动车排放清单构建及特征
基于松弛逼近方法的天津PM2.5延伸期数值预报研究
庐山地区黑碳气溶胶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晋城市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吸附树脂和活性炭吸附气体中二硫化碳的性能差异及成因研究
相对湿度对SO2/NH3在α-Fe2O3表面非均相反应的影响
掺氮石油焦基活性炭常温催化氧化硫化氢研究
超声波隔空强化空调除湿溶液灭活黑曲霉
水污染与控制
反向光催化氧化体系构建及效能研究:突破光衰减瓶颈的新途径
炭铁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氯代烃及淤堵性能研究
UV/PMS体系中CO3-•对磺胺吡啶降解动力学的影响
磁性生物炭吸附水中甲基橙的作用机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与实验研究
银基光催化剂W-Ag3PO4的制备及其可见光降解抗生素左氧氟沙星
主流条件下间歇曝气抑制NOB与微生物动态响应
SDS原位微乳液对含水层中多氯代烃混合污染物的增溶作用
FeS介导下的1,2-二溴乙烷非生物自然衰减
热强化循环井驱动热量传输及苯胺修复效果
pH值调控方法对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的影响
接种污泥和pH值对CMC-Na厌氧降解的影响及菌群解析
硝化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及信号分子功能分析
AnMBR处理剩余污泥与厨余共消化的效能研究
自养硝化颗粒污泥培养过程及微观特征
提高污泥含固率对高温厌氧消化互营产甲烷影响
生物纳米铁/铈联用过碳酸钠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运行模式对菌藻共生颗粒污泥系统的影响
赤泥基生物炭载体对厌氧氨氧化污泥富集的影响研究
土壤污染与控制
中国大陆地区表层土壤和陆生植物的137Cs水平分析
硝酸盐对土壤吸附一硫代砷的影响特征及机理
天津市污染地块土壤与地下水修复实证分析
pH值和阳离子对环丙沙星与土壤胶体共运移的影响
环境生态
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时空变化及驱动分析
黄渤海不同水层中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
养分添加对植被生产力与群落结构稳定性影响
呼伦湖流域磷形态分布及颗粒态磷的溯源
蕉门水道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定量源解析
基于Sentinel-3 OLCI数据的渤海水色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微氧环境氯代烃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细菌色素在水体环境中的指示作用与意义
基于系统时间序列的城市绿化冷却效应评估研究
太湖沉积物硝酸盐依赖亚铁氧化性能研究
2000~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植被生态质量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因子的响应
厌氧氨氧化细菌梯烷脂的研究进展
温度及外源CaCO3对砂滤微生物氨氮降解的影响特性
风化煤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制备及其固定化机制
新污染物与环境毒理
大塑料和微塑料影响土壤性质与镉生物有效性
废塑料再生利用二污染特征及暴露风险
全氟烷基化合物暴露与成年人抑郁症间的关系:基于NHANES 2005~2018
生物信息辅助斑马鱼模型揭示EHDPP诱发代谢疾病的机制
短距离下不同出行方式的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
碳排放控制
全球温室气体遥感卫星发展现状
海洋碳汇对碳排放信息披露的激励效应——博弈视角下考虑购买价格的分析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植被NPP变化相对贡献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与管理
城市多源固废协同处置机制及园区化规划研究
产权分割对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宁波市生活垃圾管理实践改进研究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