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搜索
扬子江评论
2022年4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名家三棱镜·欧阳江河
六十之后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有一个引领者
——欧阳江河印象
幸存者、当代性和文明的眼泪
——欧阳江河长诗阅读札记
六十之后
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有一个引领者
——欧阳江河印象
幸存者、当代性和文明的眼泪
——欧阳江河长诗阅读札记
新作快评
最先锋的新拓展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读解
从“笔记本”到“橡皮檫”
——读《金色河流》
诗性“不老”,“风流”自流
——读叶弥长篇小说《不老》
最先锋的新拓展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读解
从“笔记本”到“橡皮檫”
——读《金色河流》
诗性“不老”,“风流”自流
——读叶弥长篇小说《不老》
非虚构研究专辑
梁庄的空荡荡的家
“非虚构文学”亟需面世
在白与黑的交集地带
——浅谈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关系
抵达非虚构:对实践阻碍的克服
借由个体书写,寻找通往存在“本真”的路径
——关于“三明治”平台11年个体生活书写实践的探讨
“真实故事计划”:探索非虚构文学的大众化道路
中国“非虚构”写作大事记(1980-2021)
梁庄的空荡荡的家
“非虚构文学”亟需面世
在白与黑的交集地带
——浅谈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关系
抵达非虚构:对实践阻碍的克服
借由个体书写,寻找通往存在“本真”的路径
——关于“三明治”平台11年个体生活书写实践的探讨
“真实故事计划”:探索非虚构文学的大众化道路
中国“非虚构”写作大事记(1980-2021)
胡续冬纪念专辑
瘙痒的主体:胡续冬诗中的社会讽喻与转义喜剧
“清单效应”与当代诗的幽默
——论胡续冬诗歌中的“列举”
瘙痒的主体:胡续冬诗中的社会讽喻与转义喜剧
“清单效应”与当代诗的幽默
——论胡续冬诗歌中的“列举”
思潮与现象
生态文学:特征与概念
生态文学:特征与概念
作家作品论
京与都:时间维度中的空间意义
——关于邱华栋的《北京传》
诗性、现实、文体及其他
——论陈年喜的散文创作
文本 策略 语境
——格非“江南三部曲”时空演变叙事艺术论
现实主义写作的特质和诗性呈现机制
——以梁晓声《人世间》为中心的考察
京与都:时间维度中的空间意义
——关于邱华栋的《北京传》
诗性、现实、文体及其他
——论陈年喜的散文创作
文本 策略 语境
——格非“江南三部曲”时空演变叙事艺术论
现实主义写作的特质和诗性呈现机制
——以梁晓声《人世间》为中心的考察
欧阳江河
欧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