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新声
搜索
乐府新声
2017年1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风华国乐六十载 古韵迎春意更浓——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60周年系列学术演出活动综述
群策群力 提高配器研究生教学水平
“失控”乎?“掌控”是也!——鲁肯斯《失控》管弦乐配器技法拾趣
纽加德“层次化结构”配器技法研究(上)
音色与角色——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的配器分析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论艺术歌曲中声乐旋律与器乐音乐的异步结构
“上音二胡”与“海派文化”——上海音乐学院二胡教学的实践与理念
加强管理,完善机制——对提高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主科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区域音乐视野下的“混业创作模式”创作研究
南音乐器配合的多样均衡之美
论二胡右手运弓技术在现代二胡曲中的运用
中提琴上的“马背民族”——探析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协奏曲》
闵惠芬,诗乐年年总忆君(上)——闵惠芬其人、其事及其艺术贡献
维塔利小提琴曲《g小调恰空》之解读
唱法、口法、声口与“叶堂唱口”
纵横联结中催生的创造性(一)——电子音乐技术与多领域音乐研究
中国古典舞专业课程体系核心训练内容辨析
锡伯族“贝伦舞”的舞目与词义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