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搜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海外中国音乐研究
二十世纪欧美中国音乐研究学位论文述要(上)
论工尺谱起源与唐代文字谱的关系①该文是耐尔森教授据他在东洋音乐学会东日本支部的第41 回例会(2009 年)上的发言稿整理而成。文章收录于矶水绘编:《文学与音乐史论集:诗歌管弦的世界》(「論集 文学と音楽史:詩歌管絃の世界」),大阪:和泉书院2013年版,第65—93 页。译文已获作者授权许可。
虽密尚能走马,虽疏犹不透风:记倪秋平先生
异域之眼:民间唱本的海外收藏及其学术意义
作曲技术理论研究
一种革命
——论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之于奏鸣曲式刚性原则的弱化
从作品曲式的框架分析到音乐元素运动逻辑的解读
——对罗伯特·舒曼《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分析的教学笔记
后申克理论的原则、方法及思考
中国音乐史研究
传统史学基础上首次新的通史性学科知识建构
——顾梅羹《中国音乐史》述评
《碣石调·幽兰》与《琴用指法》两卷关系考辨
运河音乐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兼及区域音乐研究的点、线、面问题
博物馆音乐文物策展研究专栏(二
基于空间叙事理论的策展理念与实践创新
——以“吾心安处——古琴文化空间”为例
从“物”的视角谈博物馆展览的构筑
——以“声声慢 心弦动——福建古代音乐文物展”为例
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国音乐文物考察
乐苑往事
怀念恩师马国华教授
两次声乐专家课的教育理念启发
研究述评
2022年“音乐感知与认知学会”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让音乐回归声音,让科技服务艺术
——读中译本《频谱音乐:构建模型与创作技巧》的札记
第六届“长江之韵·世界知名音乐艺术院校交流展演季”演出精粹
第六届“长江之韵·世界知名音乐艺术院校交流展演季”成功举行